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商丘KTV招聘网 > 商丘热点资讯 > 商丘学习/知识 >  郑文嗣字绍卿元朝婺州浦江(即今浙江省浦江县)人他治家有方十世

郑文嗣字绍卿元朝婺州浦江(即今浙江省浦江县)人他治家有方十世

2022-11-02 12:32:51 发布 浏览 255 次

郑文嗣,字绍卿,元朝婺州浦江(即今浙江省浦江县)人。他治家有方,十世同堂,计历二百四十多年,和睦相处,平时家庭成员连一文钱、一尺布都不私自占有,元朝至大年间被朝廷赐匾予以表彰。

郑文嗣去世以后,他的叔伯弟弟郑大和主持家事,治理更加严格,同时对家庭成员也更加关怀,使家庭成员心悦诚服。他的家庭管理严格得如同官府,如果子弟中谁犯有过失,不分年纪老幼,即使是头发斑白,也仍然依据家规进行惩戒,决不轻易放过。

郑大和治理家政十分注重礼仪的教化作用。每到年节,他就对子弟进行考评。大和端正地坐在堂屋正中,全家的众多子弟按照辈分,都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排着整齐的队列分列在左侧的屋檐下,依次进见,行拜、跪之礼,并举酒杯祝寿。然后,拱手从右边退出。整个仪式庄重严谨,没有人喧哗谈论、影响队形,保留着上古遗传下来的古朴家风。这种仪式令看到的人为之感叹、羡慕。

大和为人正直而且遵守法度,不信仰佛教和道教,每逢遇到冠礼、婚礼以及丧葬大事都按朱熹规定的礼仪进行。每逢葬礼,全家哀痛,三年不吃肉喝酒。全家众多子弟都受到教育感化,行为孝道谨慎。即使是曾经做过官吏也不敢对家法有丝毫违犯。众多妇女只做妇女应该做的事,从来不允许干预家政。亲族乡邻都因为受到过恩惠而怀念。有《家范》三卷流传于世。

朝廷得知后,免除了他们家所有的租税和徭役,并派来使者书写了《东浙第一家》的匾额,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

据传说,他们家曾喂养过两匹马,其中一匹马外出,而另一匹在家则不吃草。人们认为这是被他们的家风感化的结果。

传承至明代,世代同堂已近三百年。家族中人人孝顺长辈、为官清正。自七世祖郑绮(《宋史·孝义传》载有其事),传至郑文嗣、文融,又皆载入《元史·孝友传》。后有郑濂享有盛名,仍以孝义载入《明史·孝义传》。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郑濂:“你们全族人几代不分家,和睦相处,有什么方法吗?”

郑濂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是不听老婆的话而已。”皇帝不觉大笑。当时正赶上河南进贡香梨,皇帝就赐给郑濂两个梨。皇帝命人跟随郑濂回到家乡。

郑濂召集全部家人,向上叩首谢恩。然后准备了两大缸水,把两个梨打碎放入,所有家族的人都得以饮用。朱元璋听到回报,十分高兴。后来有持不同政见的人向皇帝进言说郑家与权臣暗通,太祖说:“郑家没有这种人,必定是诬告。”又下旨令郑门子弟,凡三十岁以上都应来京任官,并建一大门,御赐“奉天门”,太祖亲书“孝义家”三大字赐之。后又题为“江南第一家”。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水边,水流弯曲的地方。斐:斐然有文采的样子。瑟兮(xi伽n)兮:庄重威严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光明焕发的样子。:《诗经》原文作“谖”,遗忘。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鲜美的绿竹郁郁葱葱。有位文质彬彬的君子,敬德修业,精益求精,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举止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一位修养有素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坚持精神;“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仪表堂堂”,是指他举止威严;“这样一位修养有素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的品德高尚,人格修养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