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正肃吴公吴育字春卿今福建建瓯人官至参知政事披哆(chǐ)披
其正肃吴公:吴育,字春卿,今福建建瓯人,官至参知政事。披哆(chǐ):披散。
所睛:瞳孔。
欧阳修曾经得到了一幅画着牡丹丛的古画,牡丹丛下还有一只猫,但欧阳修并不知道这幅画的精拙如何。丞相正肃吴公和欧阳修是姻家,一见到这幅画便说:“这是正午时候的牡丹。从何处看出的呢?牡丹花的花朵披散开来而颜色比较干燥,这正是正午时的花;猫的瞳孔成一条线,这正是正午时候的猫呀。如若是早上带着露水的花,那么花房就应该是收敛的而花色是比较有光泽的。早晚时候猫眼的瞳孔都是圆的,中午之前开始慢慢变得狭长,正午时候就如同一条线了。”这也可以说是比较善于揣摩古人绘画时的心意了。
相国寺旧画壁,乃高益之笔其 。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众管皆发“四”字。琵琶“四”字在上弦② ,此拨乃掩下弦,误也。予以谓非误也。盖管以发指为声,琵琶以拨过为声,此拨掩下弦,则声在上弦也。益之布置尚能如此,其心匠可知。
其高益:宋初时期的画家。四:表示音阶的符号。
相国寺里的旧壁画,出自于高益之手。其中的一堵墙上画着众乐工奏乐的场景,是最有意趣的。人们多认为其中有一处毛病就是弹琵琶的人误拨了下弦,各个管乐器都是发的“四”字音。而琵琶的“四”字音在上弦,此处拨的却是下弦,所以是错误的。我却认为这并非是错误。大概是管乐器是通过手指离开气孔发声,而琵琶则是通过手指拨动相应的弦而发生,此处乐工的手指掩住了下弦,那么其恰恰表示他拨动的是上弦。高益对画作的布置尚且如此精巧,他的匠心也就可想而知了。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其 :“王维画物② ,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谢赫云所 :“卫协之画④ ,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又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者 。”此真为识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