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之忍第九十二
兄弟之忍第九十二
夫妇之忍第九十三
宾主之忍第九十四
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交友之忍第九十六
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将帅之忍第九十八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好学之忍第一百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所忍才能有所成,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内圣才能外王,守柔才能刚强,慈悲才能超度。隐忍谦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儒家的内圣、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无一不体现了“忍”字。
周成王告诫君陈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孔子有“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无所争”的警戒流传于世;孟子有“养浩然之气”的言论警示后人;老子留给我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名言警句;佛家有“六度万行,忍为第一”的信条;谚语中也说“凡事得忍且忍,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这些都是中国忍文化的表现。
然而,此处所说的“忍”并不是无原则的退缩、让步和放弃,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行动策略。《说文解字》中释“忍”为“能也”。能,即一种属于熊类的像鹿一样的野兽,它的皮毛之下有强壮坚硬的筋骨。而“忍”字的结构从刃从心,心上有刃,意味着内心坚毅而决绝,能够忍人所不能忍。此处的“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它是胸怀大志之人识大体、顾大局的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它是聪慧明智之人的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它是才华横溢之人的不事张扬、超脱恬淡,它更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取得成功的必备品质。
纵观历史,凡功成名就、流芳百世的人物,莫不看重并实践着“忍”。重耳流亡在外,忍受了无数的屈辱和苦难,最终成为一代霸主;勾践在夫差手下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屈辱,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夫差,成就霸业;原宪生活贫苦,蓬屋漏雨,门窗不全,但他仍能端坐鼓琴;胡宿的“不忍心在极细微的事上欺骗君主,以免玷污我的气节”成为流传千古的箴言;晋人陶渊明不愿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向无德无识的人卑躬屈膝,表现出高尚的气节;西汉人疏广、疏受在功成名就之时,毅然向皇帝提交辞呈,请求回老家安度晚年,他们的行为成为一时美谈;孙膑装疯蒙蔽庞涓、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荆轲舍生取义、张良圮下拾履……这些事例都很好地诠释了“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这句古语的精髓和主旨,也正是“忍”成就了这些英雄人物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