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油炸食品减少丙烯酰胺危害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纯品为透明结晶状固体。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而且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其含量也越高。丙烯酰胺属中等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并有部分在体内蓄积,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但急性中毒十分罕见。对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摄入丙烯酰胺的人会出现嗜睡、情绪波动、记忆衰退、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且伴有出汗、肌肉无力等末梢神经病症。实验证实,丙烯酰胺含量高能使动物患生殖系统癌症。对人体的致癌性还有待长期的流行病学观察,但目前也不能排除丙烯酰胺对人体致癌的可能。
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我国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较多,暴露量较大,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
不过,这与苏丹红等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不同,丙烯酰胺并非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进去的,而是在含淀粉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事实上,消费者自己用土豆高温烹炸制作食品,也会含有这种物质。含有微量丙烯酰胺的食品,或只是偶尔食用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人们对此并不要极度恐慌。关键是不要形成这种习惯并能认识到其危害。
卫生部专家指出,要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研究表明,淀粉含量不高的食品,如鱼,在高温加工处理时则不会产生较多的丙烯酰胺;同时,即使淀粉含量比较高但是没有经过高温加工的食品,如面条、米饭、粥等也没有发现丙烯酰胺。因此,人们在家庭烹饪过程中,宜少吃煎炸类的食品,避免煎、炸、烤、烘过程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提倡蒸、煮、煨、炖的烹饪方法等。同时,还要注意食品的多样化,养成平衡膳食的习惯,保证营养合理,多吃一些脂肪含量低、纤维含量高的谷物、水果和蔬菜,以尽可能地减少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 盘点那些视频面试中的尴尬事儿[图]
- 挡车工是做什么的[图]
- 面试后拒绝你的潜台词,听到这几句话就别等offer了[图]
- 投资经理自我推荐信怎么写?[图]
- 活动策划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CPA一级和二级区别[图]
- 能被领导信任的人,都有以下四个特征[图]
- 职场的面试技巧[图]
- 新人入职面试的时候该怎么样?[图]
- 判断小便健康的三个指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