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行政监察机构也是中
用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行政监察机构,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宋史·职官志四》:“(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凡祭祀、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南宋王应麟《玉海·元祐御史台》:“元祐三年,新作御史台成,诏曾肇为之记曰:……御史台,建于宣化坊。自开宝五年,才有东、西狱。七年,雷德骧分判三院事,请而大之,屋不及百楹。天禧二年,复诏增广至三百六十楹。讫于元丰,垂七十年。神宗伻图程工,以授有司。旧阙,大夫听事,踵邺都制度,阙门北乡,取阴杀之义。至是,置大夫听事,辟门东乡。上即政之初,实遵先训,犹以大夫虚员。始省营筑,辟门北乡,仍故不改。以元祐二年六月乙亥始事,三年八月庚辰卒功,为屋三百五十一楹。”
本郊社:古代祭祀天地之所。此指社坛。《宋史·礼志五》:“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县则春、秋二祭。……太社坛广五丈,高五尺,五色土为之;稷坛在西,如其制。社以石为主,形如钟,长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半。四面宫垣饰以方色,面各一屋,三门,每门二十四戟,四隅连饰罘罳,如庙之制,中植以槐。其坛三分宫之一,在南,无屋。”元人白珽《湛渊静语》引《使燕日录》:“复出太庙,向西行,一屏墙绰楔门。入门,行二十步,西南一门即社坛,周围皆墙,四角有楼,内有社、稷二坛。东西南北四门,遇祭祀则开,导迎四方之气。”
令西车子曲(qū):曲,小巷。疑因在车子院附近而得名。《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九》:“御辇院,在右承天门外,掌乘舆、步辇供奉及宫闱车乘之事。……车院兵士八十九人,掌禁中及诸宫院驾车。”
北馒头:宋时的馒头,类似现在的包子。宋人王栐《燕翼诒谋录》:“仁宗皇帝诞生之日……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康熙字典·馒》:“《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即馒头别名。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烝食者,谓之‘馒头’。”宋人魏泰《东轩笔录》:“欧阳永叔评书曰:书之肥者,譬如厚皮馒头,食之味必不佳,而每命之为俗物矣。”
到吴起(?—前378):战国时卫国人,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是兵家的代表人物。曾学于曾参。初仕鲁,后仕魏,魏文侯用为将,攻秦,拔五城,为西河守以拒秦。为魏相公叔所忌,奔楚,楚悼王用为令尹。悼王死,被宗室大臣杀害。《汉书·艺文志》“兵家”有《吴子》四十八篇。今本六篇,为后人依托之作。
从皇宫向西去,是右掖门、祅庙。沿着这条街巷一直向南去,可以抵达汴河上的浚仪桥。这条大街的西面,是尚书省。从东门走到尚书省前面的横街,街南就是御史台,再西面就是郊社;尚书省的南门,正对着开封府的后墙;尚书省的西门,叫“西车子曲”,那里有史家瓠羹、万家馒头,在京城中名气第一。旁边是吴起庙。
- 清朝民间故事冤鬼奇案[图]
- 拉布拉多犬AKC标准揭秘 快来看看你家宝贝品种纯不纯[图]
- 被遭受孙武说过“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辉煌显赫的战功因为他已事先将[图]
-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凡[图]
- 管晏列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卷之六 汉文 过秦论上[图]
- 圃翁曰“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闲适无[图]
-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图]
-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图]
- 裾衣服前襟或后襟四德旧时指妇女应具备品德、言语、容仪、女工四[图]
- 《安庆府志》记载六邑都出产茶叶以桐地的龙山、潜地的闵山为最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