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忆旧(泥金小简)高明 [商调]金络索挂梧桐,
[正宫]醉太平 忆旧(泥金小简)高明 [商调]金络索挂梧桐 咏别(羞看镜里花)汤式 [双调]天香引 忆维扬(羡江都自古神州)[双调]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双调]折桂令 西湖感旧(问西湖昔日如何)无名氏 [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正宫]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正宫]塞鸿秋 丹客行(朝烧炼暮烧炼朝暮学烧炼)[双调]折桂令(二首)(人生如落叶辞柯)[中吕]朝天子 志感(二首)(不读书有权)
[正宫]醉太平 忆旧(泥金小简)
高明 [商调]金络索挂梧桐 咏别(羞看镜里花)
汤式 [双调]天香引 忆维扬(羡江都自古神州)
[双调]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双调]折桂令 西湖感旧(问西湖昔日如何)
无名氏 [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
[正宫]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
[正宫]塞鸿秋 丹客行(朝烧炼暮烧炼朝暮学烧炼)
[双调]折桂令(二首)(人生如落叶辞柯)
[中吕]朝天子 志感(二首)(不读书有权)
返回总目录
郭齐勇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来说,缺乏的也许不是所谓的“革新力量”,而是“知旧”也即对传统的了解。
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都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从先秦的《诗经》《易经》,晚周诸子,前四史与《资治通鉴》,骚体诗、汉乐府和辞赋,六朝骈文,直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在传统经典这条源远流长的巨川大河中,流淌着多少滋养着我们精神的养分和元气!
《说文解字》上说“经”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编织排列,《广韵》上说“典”是一种法、一种规则。经与典交织运作,演绎中国文化的风貌,制约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生活秩序。中国文化的基调,总体上是倾向于人间的,是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的,当然也是指导人生的。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还是先民传唱的诗歌,屈原的忧患行吟,都洋溢着强烈的平民性格、人伦大爱、家国情怀、理想境界。尤其是四书五经,更是中国人的常经、常道。这些对当下中国人治国理政,建构健康人格,铸造民族精魂都具有重要意义。经典是当代人增长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
延伸阅读:
- 清朝民间故事冤鬼奇案[图]
- 拉布拉多犬AKC标准揭秘 快来看看你家宝贝品种纯不纯[图]
- 被遭受孙武说过“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辉煌显赫的战功因为他已事先将[图]
-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凡[图]
- 管晏列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卷之六 汉文 过秦论上[图]
- 圃翁曰“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闲适无[图]
-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图]
-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图]
- 裾衣服前襟或后襟四德旧时指妇女应具备品德、言语、容仪、女工四[图]
- 《安庆府志》记载六邑都出产茶叶以桐地的龙山、潜地的闵山为最好[图]